近年来,河南省人社厅聚焦地方需求、用好专家资源、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成效,今年成功举办2期国家级和8期省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项目,培训技术骨干1.2万余人,解决技术难题800余个,达成合作项目500多个,有效带动人才、技术、成果、项目向基层流动,有力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基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提升站位,带动专家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员作用。将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列入省人社厅党组和各地党委政府重要工作任务,统筹谋划、精心部署、有力支持、协同推进,为活动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充分发挥专家中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服务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和产业发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努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旗帜和表率。 利用地方红色资源以学铸魂、以学促干。在“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河南行”活动中,分别组织专家现场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实地学习感悟焦裕禄精神和南水北调精神,引领带动专家在深入基层一线时情系群众、亲民爱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科学求实、克难攻坚,在服务地方发展时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精准对接,增强产业发展驱动力 聚焦重大战略,增强服务重点行业发展能力。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重大战略实施,及河南省重点产业发展作为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河南农业大省、医药大省、教育大省实际,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医药生产集聚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开展服务基层活动,组织专家深入一线现场指导,解决共性个性技术难题,提出发展意见建议,有效缓解基层缺人才、少技术等问题。在“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兰考行”活动中,结合兰考县发展实际量身打造服务内容,重点围绕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开展学生心理疏导,提升民族乐器生产工艺等方面,举办专题培训13场,培训人员195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65个,提出意见建议128条,并与17家单位签订了长期帮扶、合作协议,助力兰考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摸清基层需求,提升服务活动针对性。深入调研,摸清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规模、目标,以及面临问题、专家需求等。邀请服务基层经验丰富、对全省产业发展熟悉的专家,把需求意愿强、发展前景好、受众范围大、地方特色突出的项目筛选出来,确保服务内容符合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在“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南阳行”活动中,针对淅川县山多地少、林多田少的自然条件,邀请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等单位知名专家,对林木果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现场培训,对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等生态林果种植进行了技术指导,助力当地统筹做好林果产业发展和南水北调水源核心区域环境保护工作,让老百姓栽下“摇钱树”、端上“金饭碗”。 选准优秀专家,增强地方特色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广泛联系专家的渠道优势,面向省内外择优筛选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服务意愿强烈的专家,以及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省内较为稀缺的专家,更好满足地方人才和技术需求,推动产业摆脱低层次、同质化“内卷”,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河南省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内黄行”活动中,根据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需求,从省内科研院所定向邀请智能机器人行业优秀专家,到公司开展学术交流、进行技术指导、洽谈成果转化,使该公司某型产品性能提升3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信阳市淮滨县利用丰富的河湖资源发展莲子种植加工业,但省内缺乏相关行业专家指导,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受到限制。河南省人社厅专门从“白莲之乡”江西广昌邀请专家,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对淮滨基层技术员和种植户进行了系统培训,莲子产量、品质显著提升,带动莲子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多措并举,打好服务基层“组合拳” 借力借势推动,实现服务基层活动提质增效。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是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欧美同学会共同主办的大规模、高规格招才引智活动。为进一步强化服务基层活动柔性汇聚高端人才服务基层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活动规格和组织水平,将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团项目纳入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活动序列,由大会组委会统一安排部署、对活动给予经费支持,由大会官网对活动情况和成效进行广泛宣传。全省各级各部门对服务基层活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组织领导不断加强,专家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 发挥基地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服”融通。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专家服务基地专业人才和资源优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开展专业化、差异化、常态化的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对口帮扶等活动,累计开展220余场服务活动,进行多学科融合攻关,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如河南大学“河南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创新专家服务基地”作为新获批的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依托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专业优势,成立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河南食用菌产业品牌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在不同县区建立工作站和科技服务联络站,链接行业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技术研发、培训、示范和推广,成为推动河南生物育种、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求实求效,构建合力推动新机制 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保障、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优势,着力构建服务基层活动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在横向上,主动协调科技、财政、农业、教育、卫生、工信等部门,积极推荐各行业优秀专家,筛选重点服务对象;在纵向上,统筹协调省、市、县、乡,建立各级广泛参与、密切配合的“四级联动”工作网络。 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多次分批服务,突出持续性。“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南阳行”活动设立3个分团,分批次赶赴不同县区、面向不同对象开展20次现场服务,有效扩大了惠及范围、延长了服务时间。建立长期联系,突出常态化。在“河南高层次医疗专家封丘行”活动中,封丘县人民医院与多位来自北、上、广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签订聘任协议,在学科建设、医师培训等方面长期合作。加强基层人才培训,突出长远性。发挥专家的智力优势、信息优势,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有效提升基层技术骨干业务能力。 健全跟踪督导机制。依托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月通报制度,建立起专家服务基层活动跟踪督导机制,每月对各地活动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充分调动了活动承办地市和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对已举办的活动逐项跟踪、定期问效,总结优秀做法,查找存在问题,为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开展专家服务基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加大对参加服务活动专家的关心关爱力度,每场活动均举办仪式颁发服务基层活动荣誉证书,增强专家的荣誉感。各级人社部门主动做好专家服务期间食宿、出行等保障工作,为专家服务基层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把专家服务基层情况作为参与人才选拔、职称评聘、项目评审、专家休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对积极参加服务基层活动的专家给予重点支持,激发专家投身服务基层活动的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