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无障碍阅读
首页>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定信息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提案答复
发文机关: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主题分类: 提案 
标  题: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676号提案的答复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21日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2日
发文字号:  豫人社建提 〔2023〕9号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676号提案的答复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正如您提案中所指人才是乡村振兴之基,是强农兴农之本,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保障。根据省政协提案办理任务分工,您的提案由我厅与农业农村厅分别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中涉及人社方面的工作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情况

(一)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把农村劳动力纳入重点就业群体,积极支持开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持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省委省政府、省直相关部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通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方案》《关于推动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农民工在家乡就业创业。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服务活动,利用招聘会、公共招聘网等提供全方位用工信息服务。202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7.69 万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培训等行动,2022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84.97 万人,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支持各类人员返乡创业。2022年,全省新增返乡创业18.72万人、带动就业93.35万人。持续完善创业服务、创业政策、创业保障三大体系,加强对农民工、豫籍企业家、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推进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直接及带动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规模105.33亿元,带动农村就业13万余人。加强返乡创业培训和辅导,组织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帮助。举办全省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大赛,选拔河南防水工匠、濮阳秸秆利用项目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劳务品牌专项赛、乡村振兴专项赛第一名

二、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注重人才回流的工作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落实: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促进豫籍人才回归。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人社部发〔202276号)文件精神,尽快出台我省促进农民工及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下同)就业创业的配套文件,强化制度保障。督促各地及时兑现各类税费减免、补贴资金、奖补资金和贴息资金,确保现有返乡创业政策落实到位。建立豫商豫才联络机制,指导各地在豫籍人才相对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立服务站,开展茶话会、政策宣讲会、拜年活动等,鼓励引导在外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豫商豫才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精准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在农民工及脱贫人口输出较多的市县、乡村和就业集中地区,合理设置就业创业服务站点,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返乡创业指导,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引导返乡创业,扩大服务资源供给。办好民营企业服务月”“金秋招聘月“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用工企业入乡村进行招聘,为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即时快招服务。发挥省级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作用,开展创业专家进乡村、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活动。

三是发挥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持续开展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项目、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优秀项目评审认定工作和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选树工作,落实财政奖补资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舞返乡创业者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持续举办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大赛,为返乡创业者们提供出彩机会、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促进项目成长转化,营造崇尚创业、敢于创业、竞相创业的社会氛围。全省创新开展河南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创建活动,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革命老区为重点,评定一批省级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按照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


2023621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