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返乡创业政策的具体落实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将“技能河南”列为“十个河南”之首,作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省级统筹、市县实施、人社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整体呈现迅速启动、多点发力良好态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全省人社部门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0万人以上。
(一)提升培训服务水平。各地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强化技能培训促就业推动作用,形成了用工信息、求职登记、就业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推荐上岗、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的“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全省各地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培训微信群,县级群各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政策及就业培训信息;乡镇群积极发挥上连下串作用;村级群由劳动保障协理员及时对接劳动者需求,持续做好服务。
(二)创新培训服务模式。各地探索实行“课堂培训+创业实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创业项目案例培训”等模式,推广“以工代训”“校企合作”“互联网+”培训,广泛实行“送培训下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突出品牌培训。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重点打造10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遴选培育100个区域人力资源品牌。起草拟定《河南省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河南康养照护”为重点,加强对外合作,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进河南康养照护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医护院校、养老、家政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开展护工培训;“河南电商”三年培训行动正式实施,计划培训15万人,其中跨境电商3万人;大力推进“豫农技工”品牌建设,力争年培训50万名高素质农民;开展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项目制培训,4.8万人接受系统培训,为疫情防控做好人才储备。
(四)推动企业职工全员培训。督促企业履行《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规定职责,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逐步实现全员持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特点,对重点关键岗位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培训。支持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培训机构,建立职工培训中心、产业学院、网络学习平台等,对在岗农民工广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二、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创业力度
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按照政策规定条件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予以贴息,以减轻创业者和用人单位负担。其中,创业担保贷款是指以具体规定条件的创业者个人或小微企业为借款人,由创业担保贷款基金提供担保,用于支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扩大就业的贷款业务。2021年,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1.8亿元。
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通知》(豫政办〔2019〕49号),通知明确被评定为市级及以上返乡下乡创业示范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主办的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的返乡经营主体,经营稳定守信的二次创业者,经金融机构认定的信用小微企业、商户、农户,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原则上免除反担保。
针对创业担保贷款门槛过高情况,一些地方已经先行探索。如,濮阳市把基层党建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开展“先锋贷”业务,2021年发放贷款11.67亿元。安阳市对创业带头人和信用村、示范村的创业人员免除反担保,仅内黄县去年就发放贷款3.3亿元。洛阳市开通房产抵押、反担保人资质互认等业务,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让创贷政策覆盖更多人群。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农民工群体及农民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改变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创业力度,鼓励和引导返乡创业蓬勃发展。也希望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22年6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