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省第十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第五次会议1250323号提案(《关于加快农村“精神脱贫”的提案》),我厅作为办理单位,现就建议内容部分致函如下: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农民工大省,今年1-4月,全省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2.62万人(其中:省内19.91万人、省外12.7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万人的81.55%。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23.7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50万人的47.44%。全省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6.3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万人的42.33%,带动就业30.24万人。
正如提案所指出的,目前我省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工作,尤其是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努力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农民工不但能进城,还能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全局,厚植河南农村人力资源优势,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完善乡村振兴“引人”“育人”“留人”政策措施,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留乡下乡干事创业的热情。特别是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优秀产业工人、技术人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完善长期培养机制,支持他们成为反哺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中坚力量。
一、做实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常态下的转移就业。加强输入地输出地信息对接,引导错峰返乡,全程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各项服务不断档、不掉线。对省外返乡全面纳入实名制动态就业服务系统管理,有针对开展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共享岗位信息,更多利用线上招聘手段,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豫见·浙江”“豫见·广东”等专项活动,联手搭建两地人力资源交流平台,多渠道、多举措开拓劳务市场,在信息共享、劳务对接、技能培训等方面实现联动,促进人岗精准对接,方便农民工节后返岗复工。二是优化返乡创业服务。建立“返乡下乡人才库”,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探索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化人才保障。把农村电商人才纳入全省人才培养规划,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电商人才。组织返乡创业专家、农业专家、科技专家等精准对接返乡人员的技术、管理、营销等多种需求,进乡村、入企业开展指导服务。三是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借鉴四川省经验,引导和促进农民工较多的省辖市、人口超过百万的县逐步建立机构单设的农民工服务中心(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中心),人口超过3万人的乡镇设立农民工服务平台,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省市设立农民工服务站,夯实基层农民工服务基础。进一步改革农民工服务模式,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等综合服务延伸到县、乡、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二、强化农村人才培训培养。一是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行动。以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等方式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切实发挥政策效应,持续规范培训程序,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和就业的对接,打通就业“便捷通道”。结合当地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用工需求和紧缺人才,聚焦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人群,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二是广开渠道强化技能培训资源。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工作机制建设。要求各地将发展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职业培训长效投入机制,统筹培训资源,强化部门合力,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注重人力资源品牌培育。立足本地人力资源优势,挖掘、打造、提升、推介具有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人力资源品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品牌培育机制,从政策支持、制度规范、资金倾斜、技能培训、氛围营造等方面对发展特色人力资源品牌进行引导扶持,指导各地开发特色人力资源品牌培训课程。
三、提升返乡创业质量。一是出台返乡创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专项政策。结合我省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当前返乡下乡创业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梳理整合成员单位的政策和资源,研究出台返乡创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专项政策。尤其是在乡村创业资金扶持上,突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主导产业,积极引导扶持资金向重点任务和实施区域倾斜,集中投入,增加效益,充分激发创业潜力与活力。二是实施“凤归中原”回归创业工程。按照“凤归中原”回归创业工程的统一部署,结合“豫见·省外”系列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返乡创业成果展示评估推广,完善保障条件,优化服务体系,强化资金支持,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提质增效,2022年实现全省新增返乡创业15万人。三是破解返乡创业要素制约。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放大贷款额度,采取联保贷款、固定资产担保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降低反担保门槛,缩短贷款审批及发放时间,在普遍提高创业担保贷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成熟性返乡创业企业贷款额度,进一步确保创业的延续性和成功率。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返乡入乡创业的小微企业倾斜,推出针对返乡创业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降准资金定向用于涉农、民营小微、县域等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各级各部门增加返乡创业政策性资金的投入,鼓励市、县设立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服务补贴等补贴资金的落实力度。加快推进宅基地和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根本,以盘活利用为抓手,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对闲置土的行使处置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建立养殖塘、林地、荒山荒滩、废弃厂房、宅基地等农村闲置“宅基地+”数据库,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保障返乡创业用地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扶持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各项保障。也希望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22年6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