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是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也是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的重点内容,很有价值。对您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把返乡创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推动,返乡创业大潮涌动中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正在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今年5月,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159.65万人,累计带动就业947.62万人。
一、当前我省返乡创业工作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凝聚推动合力。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进行谋划和推进,省委经济工作会、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对返乡创业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二是坚持“四级联动”。省级层面建立了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省长任组长,分管人社和农业的副省长分别任副组长,各市、县、乡也都分别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工作格局。三是坚持部门协同。人社部门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农业农村、财政、发展改革、扶贫等部门从产业发展、项目实施、金融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协同推进,凝聚了工作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扶持力度。一是完善政策体系。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通知》等4个政策性文件,在创业场地、项目孵化、融资担保、技能培训、人才支撑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建立了创业服务、创业政策、创业保障“三大体系”。二是细化配套措施。省直各有关部门分别制定配套措施,省有关部门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条”等8个配套文件。各地也结合实际,在创业场地、融资担保、技能培训等方面想真招用实招,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细化措施。三是加大资金支持。省级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已实现基金投资75亿元。省财政累计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区和项目发放奖补资金1.71亿元。1—5月全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担保贷款32.98亿元。
(三)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工作效能。一是搭建服务载体。各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创业园区,吸引更多有条件有技能的农民工进入园区创业。如清丰县建设家居产业园(引回企业116家),平舆县打造建筑防水产业园(引回企业108家),汝州市建设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引回企业160家),林州市建成建筑产业园(引回企业234家),淮滨县建设纺织产业园(引回企业79家),鹿邑县建成尾毛化妆刷产业园(吸引化妆刷企业121家)等,形成了国内外知名的产业特色品牌。二是整合创业资源。各市县积极整合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招商引资等政策,在财政扶持、土地流转、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方面为返乡创业提供具体支持,还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方便。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全省有67个县(市)设立返乡创业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社保关系接续等“一站式”服务。今年成立了省“河南省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明确了“送服务到县乡、送服务到园区、送服务到企业、推动成立地方专家服务团”的服务内容,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帮助。2020年1-5月,全省新增创业辅导3.48万人,创业培训2.9万人。
(四)注重示范带动,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树好典型标杆。省政府制定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项目三个评审认定办法,累计评审认定36个省级示范县、105个省级示范园区、201个省级示范项目和181个“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2019年,省政府通报表扬了8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先进单位、100名先进个人和100名返乡创业之星。二是讲好创业故事。今年以来,在“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设立“返乡创业”专栏,在河南农村广播开展“返乡创业之星”系列访谈节目,在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言论评论,持续深入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和先进典型。三是抓好集中宣传。连续两年春节指导开展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五个一”专项服务活动,指导各地印发一封慰问信、开展一次家访、举行一次返乡创业报告会、开展一次返乡人士看家乡考察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宣传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提升社会地位。截至目前,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中有3875人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干部,3583人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基层组织的“领头人”。
随着返乡创业工作的持续推进,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潜力和活力不断释放,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著。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了要素双向流动,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增添了新动能;改善了农民结构素质,为推进乡村治理有效注入了新力量;开辟了就业增收渠道,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生活富裕拓展了新路子。返乡创业人员作为农村发展的带动者、城市文明的传播者、美丽乡村的推动者,正日益成为推动我省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下步工作打算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指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人才匮乏,发展资金供给不足等等。针对您在第1230531号提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落实,鼓励支持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回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
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返乡创业工作的新决策、新部署,结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结合我省返乡创业工作新情况、新变化,结合返乡创业者实际需求,出台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措施。同时,我们将指导各地通过返乡下乡创业各类服务活动、基层服务平台、三微一端等途径做好我省返乡创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尤其是对涉及各类补贴资金、贴息资金、用地倾斜、人才支撑、技能培训等政策要重点宣传、重点督促,压实工作责任,方便群众应用和抓好落实。特别是针对“融资难”问题,根据人社部等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财金〔2020〕21号),我们将积极落实调整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为20万元,探索“创业担保贷款逐步降低或免除反担保”办法,通过简化审批程序、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条件等措施,加大对返乡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指导各地主动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主动对接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禀赋,结合当地外出务工人员技能优势,因地制宜制定返乡创业指导目录。对省级示范县和国家级试点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指导各地重点规划现有主导企业和产业链条上下延伸需要发展的项目,重点引回外出就业人员在外创办或主要从事的产业,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等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质量。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围绕当地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和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采取订单、定岗、定向培训模式,实现更精准的技能提升和岗位匹配,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实施“互联网+培训”计划,丰富各类线上培训课程资源,扩大线上培训规模,提高线上培训质量。依托已认定的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完善园区孵化服务,发挥创业要素聚合作用,以农民工为重点开展返乡创业实训。再评选认定一批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项目和“返乡创业之星”,举办“农民工返乡创业网络大赛”决赛,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标杆,总结一批创业经验,推广一批成功模式,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已有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020年实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县(市)全部建立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发挥“回归平台”的作用,密切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联系。继续利用春节等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返乡创业“五个一”专项服务活动,通过返乡创业座谈会、报告会、返乡成功人士看家乡考察活动等,听取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意见建议,宣讲支持返乡创业政策,展示家乡发展变化,激发报效桑梓、建设家乡的热情。继续发挥“河南省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作用,持续开展“三送一推动”服务,帮助创业者厘清思路、规范管理、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加强省级专家团队对市县的指导,形成省、市、县、乡专家服务联动长效工作机制。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各项保障。也希望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20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