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信息 > “七五普法”活动专栏 > 普法园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之四《就业促进法》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时间:2017-09-05 10:47      浏览 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之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法律。自200811日起施行。

《就业促进法》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法律。

国家对于那些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一)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二)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三)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四)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五)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六)国务院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其他企业、人员。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那些服务?

(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六)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国家如何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一)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三)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职业中介机构有哪些要求?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经许可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国家对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和向劳动者提供境外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有哪些行为?

(一)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二)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三)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四)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