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无障碍阅读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豫人社 > 2014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7-09-10 08:45      浏览 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厅属相关单位:

为全面反映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现将《2013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2014年7月11日

2013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在人社部的有力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业务工作和内部建设两手抓,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3.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4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组织8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2013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到266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523万人、占57.3%,省外转移就业1137万人、占42.7%。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在全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经营、诚信服务,进一步形成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全省全年审批新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6家;组织完成88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检工作,其中,年检合格773家,限期整改68家,吊销许可证45家;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职介和非法用工行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共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30家,从业人员1.6万人,全年共为150多万人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人力资源服务。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27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06亿元,增长率为15.4%。基金支出合计10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35亿元,增长率为17.1%。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9.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024.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25.6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9.8万人和19.6万人。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万人。年末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21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9.1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242.6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82.7%,比上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8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基金征缴收入6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年基金总支出7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844.23亿元。

年末全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4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194万人。全年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个人缴费41.69亿元。基金支出9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基金累计结存191.1亿元。

(二)医疗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9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1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参保职工826.8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13.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7.8万人和20.2万人。年末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62.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万人。

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20.75亿元,支出171.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8.2%。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72.87亿元(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6.23亿元),个人账户积累102.5亿元。

(三)失业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4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年末全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9万人。全年共为0.55万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和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补助0.7亿元。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4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支出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01.75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77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7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万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22187人,比上年增加1692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人数10771人,比上年减少1148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4.5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0.38亿元,支出13.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18.6%。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1.2亿元,其中,储备金结存5.4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56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3万人。全年共有13.6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6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0.64亿元,支出5.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1%和33.9%。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71亿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以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为主线,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

2013年末,全省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4万人,其中2013年回国0.22万人,比上年增长4.8%。全省共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8家,入园企业超过108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150个,2013年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个(5个分站),流动站总数达到57个;全省增建博士后研发基地45个,基地总数达到205个;增建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10个,团队总数达到50个,团队成员达到820人。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83人,全省博士后招收数量累计达到2043人。

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3年承办国家级高研班6期,主办省级高研班15期,培养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名。截至2013年底,全省设立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继续教育基地20个,市县级继续教育基地近200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10.5万人次,接受继续教育达1201350人次。

全年全省共有1.95万人通过评审取得高级职称,4.7万人通过评审取得中级职称;共有57万人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其中,13.9万人取得了资格证书。

年末全省共有技工学校183所,在校学生27.2万人。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43.4万人。年末全省共有就业训练中心158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995所。全省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82万人,其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107万人,劳动预备制学员培训21.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9.3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62万人。

年末全省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420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5337人。全年共有57.3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45.7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1.8万人。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公务员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总人数378032人,其中,行政机关公务员260774人。组织实施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全年共招录各级各类公务员6145人。开展公安、司法和森林公安部门的警员职务套改试点工作,截至年底,全省公安机关、省属监狱系统共有70821人参加了警员职务套改。在焦作市开展了我省首批公务员聘任制试点。组织开展全省性系统奖励21次,表彰先进集体1015个,先进个人2587人。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00多期、各类专题讲座2000余期,培训公务员28万人次。

事业单位各项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拟定《关于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为提升我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水平和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水平提供政策依据。完成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案的审核发布工作。全年共完成了56家省直部门128个单位的招聘方案核准及人员公示工作,通过公开招聘方式为省直事业单位选拔人才5200余名。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顺利完成。全年全省接收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1724名。其中,安置到机关(含政法部门)和参公单位的占计划分配总数的79.7%,事业单位的占20.1%,自愿到企业的占0.2%。562名计划分配团职军转干部中,有447名安置到机关(含政法部门)和参公单位,占79.5%。全省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82名。

五、工资分配

2013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8301元,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3936元。

2013年1月1日起,全省执行新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080元、950元、820元分别调整为1240元、1100元、96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0.2元、8.9元、7.7元分别调整为11.7元、10.4元、9元。

督促指导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已基本完成。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深入贯彻实施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截至2013年底,全省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6%

稳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截至2013年底,经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的集体合同8.5万份,覆盖职工793.1万人。

全年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17万件,同比增加13.6%,涉及劳动者2.74万人,涉案金额6.25亿元;其中集体劳动人事争议254件,涉及劳动者3494人。当期审结案件2.11万件,结案率93.7%(含上期末累积未结案件),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共1.14万件,占当期审结案件的54%。全年受理的各类案件中,社会保险类争议7968件,占案件总量的36.7%;劳动报酬类争议5499件,占案件总量的25.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4317件,占案件总量的19.9%;确认劳动关系类争议2917件,占案件总量的13.4%;履行聘用合同、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其他类争议共988件,占案件总量的4.6%。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17个,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357人。

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与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执法活动。全省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5.7万户,涉及劳动者267.15万人,接受群众投诉42027件,立案12543件,结案12275件。全省共促缴社会保险费1.65亿元,涉及劳动者14.52万人;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5.78万份,为17.5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7.82亿元,参与处理突发事件943起,清退风险抵押金61万元。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制度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果。制定河南省人社部门《具有审批性质管理事项办理程序规定》和《行政管理事项文书制作指导办法》,出台《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全面规范具体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清理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全厅行政审批事项取消3项、转为行政服务1项、转为日常工作6项,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取消3项,目前我厅共有行政许可1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7项、行政给付、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58项、其他管理和公共服务46项。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2013年,省厅直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95件(含集团复议39件)、应诉53件(含集团应诉40件),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加强规范性文件法核备案工作。对5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法律审核,对43件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法制办备案。

普法工作开创新局面。制定普法工作要点和领导干部学法计划,指导各地市人社局做好服务型行政执法活动宣传工作和开展“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扎实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我厅被依法治省办推荐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八、基础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13年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15个县(市、区)、60个乡镇(街道)开展基层服务设施试点建设。2010年试点启动以来,共支持50个县(市、区)、200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建设,截至2013年底,已有19个县(市、区)、91个乡镇(街道)完成试点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试点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化建设要求,转发《社会保险服务总则》、《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设施设备要求》两项国家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两项国家标准的实施方案,组织指导各地开展标准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制定“一卡通”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制卡流程规定,督促省辖市与银行签订协议,加快数据的采集和卡的制作,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截至2013年底,全省发行社会保障卡达到2520.83万张,其中2013年新增发卡1820.43万张。新版全省就业系统在郑州、开封、许昌、濮阳等15市已正式上线运行,“五保合一”统一应用软件已覆盖18个省辖市和154个县(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省覆盖,核心业务软件的普及应用有力支撑了就业管理与社会保险业务的运转。16个省辖市开展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共服务210万人次。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

2.图5、图6中,2011—2013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包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收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