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数字经济时代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提案”收悉。根据分工,该提案由我厅和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发改委分别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中有关人社方面问题答复如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天然的与就业特别是青年就业彼此匹配。正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所说,数字经济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协同、开放、多边的经济模式——简单地说,一个人只要有一根网线、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实现就业。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将青年群体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2025年,我省印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引导更多毕业生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就业。
一、提升青年群体数字经济就业技能
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人工智能就业技能培训,加快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传媒、文创文旅等行业推广应用,2025-2027年,年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5万人以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促进不少于4万人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就业创业。落实人社部“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要求,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采取训前签订用工协议,按照需求定向培养,考核合格入厂就业的方式,满足重点行业企业个性化用工需求,有效增强培训服务就业的精准度。开展“河南电商”三年行动,加大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跨境电商等从业人员培训,2024年共开展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等职业培训28.5万人次。
二、提升青年群体数字经济创业能力
面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针对青年群体创业需求,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我省建有完善的SIYB的创业培训模块,规范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和技术标准,构建了覆盖“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网络直播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的“金字塔”型的师资队伍,对有意愿投身数字经济产业的创业主体,实施更加灵活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提升其创业创新能力,推动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创业培训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建强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强化对学员跟踪服务,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及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不断提升创业成功率。2024年全省开展创业培训31.11万人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培训后创业率持续增高,直接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
三、为青年群体数字经济创业提供贷款支持
加强企业融资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对于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在简化贷款流程,降低反担保门槛,以及贷款额度上下功夫,2023年9月,财政部《关于印发<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23〕75号),将个人贷款额度调整到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2025年1-5月,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56亿元,扶持自主创业0.98万人,带动和吸纳就业5.64万人。持续开展“人社+金融”助企行动,助力小微企业稳岗扩岗,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四、为青年群体数字经济创业提供场地支持
我省围绕各地产业布局,鼓励数字经济发展,印发《关于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通知》,支持各地依托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打造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的创业载体。联合省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工信厅印发《关于支持推动高等院校创设大学生创业园的指导意见》,支持高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国有企业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强化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更具便捷的为入孵企业提供多样性的生产服务和发展扶持,加快实现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导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等载体改造升级,强化载体服务质量管理,提升孵化服务水平,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我省各类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新型孵化平台252家,在孵创业实体1.89万家,累计带动和吸纳就业44.6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数字经济时代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助力青年群体开启事业新篇章。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宝贵意见。
2025年7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