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人社局联合8部门印发《濮阳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载体筑巢、技能提升、项目培育、创业护航”四大行动,形成“外出就业+本地吸纳+返乡创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向赋能。 一是“载体筑巢”行动,打造家门口就业平台。依托县域资源禀赋,整合农业科技园、扶贫车间等存量资源,建设智能化返乡创业平台。依托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园区,推广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园区+农户的创业带动模式,建设乡村创业小镇、充分就业创业村庄等新型就业创业载体。盘活乡村闲置用房,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非遗工坊等,建立乡村“家门口”就业示范点,安置大龄劳动力、脱贫人口等困难群体。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大的乡镇或村庄,建立乡镇零工市场,切实服务灵活就业需求。 二是“技能提升”行动,以订单式培训促精准就业。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短板,开展“四清”摸底(基本情况、技能水平、培训意愿、就业方向),建立动态数据库,定制电商运营、民宿管理、非遗手工艺等特色培训课程。实施“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覆盖所有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并组织农村创业带头人交流合作,形成创业社群。 三是“项目培育”行动,激活乡村多元业态。拓展养老服务、乡村旅游、非遗传承等就业新业态。盘活乡村闲置校舍、民房设立日间照料中心,吸纳农村劳动力;挖掘乡村自然景观、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农业等特色资源,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民宿、餐饮、手工艺品制作等岗位;推动非遗工坊与电商融合,打造“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引导物流企业在乡村设立村级快递收发站点、仓储中心、分拨中心,安置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四是“创业护航”行动,资金服务双保障。落实创业贷款、孵化补贴等扶持政策,对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奖励。全市建立农民工专家库,提供全链条创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