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产学研用孵”有机贯通、开放协同的人才引育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育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让广大人才安心创业、潜心创新、放心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招才引智大会,来豫留豫人才100余万人、项目719个。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活力的通知》、《关于我省新型研发机构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事业单位人才“小气候”优化专项实施方案》、《河南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实施细则》及《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发展环境。2.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行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印发《关于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的通知》,加强劳动者权益维护保障,引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2024年全年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94万户,涉及劳动者77.9万人,立案办结、协调处理各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违法案件17267件,查处未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违法案件16件。 3.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探索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2024年全省新增12.13万脱贫劳动力持证,全省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32.89万人,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5.51万脱贫人口实现就业,86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2.98万脱贫人口实现就业。4.推进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益农,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全省新增返乡入乡创业21.6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4.51%,带动就业112.98万人。发放返乡创业贷款71.41亿元,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7.26万人次、创业辅导18.56万人次。 5.精准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打造“豫农技工”特色劳务品牌,提升农民致富技能。全省共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140.25万人次,超额完成85.25万人次的目标任务。 6.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5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90万人以上。全省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3.1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272.8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124.72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81.6%、181.9%、138.6%。 7.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截至2024年12月底,郑州市区域内(含省直)的个人养老金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70.86万人,实际缴费人数71.29万人,总缴费金额超17.84亿元。全面实现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 8.以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截止2024年12月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82.16万人、1148.16万人、1140.6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00.1%、100%、100.1%。 9.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上调水平为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惠及全省590万退休人员。 10.支持郑州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助力郑州市相关企事业单位依托大会平台积极引进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潜力人才等各类人才,为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11.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20.1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0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1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09.3%、116.2%、126.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55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21.68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1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26.4%、144.5%、91.0%。2024年全年为全省参保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61.35亿元;为12.24万户参保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58亿元,惠及职工409.01万人;为8603户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275.75万元,吸纳就业4798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