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无障碍阅读
首页>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定信息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建议答复
发文机关: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主题分类: 建议 
标  题:  关于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答复
成文日期:  2020年07月03日
发布日期:  2020年07月07日
发文字号:  豫人社建提 〔2020〕18号
关于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答复

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由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稳定就业建设双向服务机制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农民工大省,截至5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3070万人,其中省内就业1842万人,省外输出1228万人。今年1-5月份,全省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9.7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万人的74.3%。

一、面临的困难问题

正如您建议所指出的,目前政府针对农民工专门设置的职业介绍体系相对缺乏,缺少关注与引导,信息网络不健全,用工信息发布不及时,缺乏调控,部分想回乡创就业者得不到及时信息阻止了回乡的路,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是就业稳定难,受疫情影响,农民工面临失业风险。今年一季度,企业复工复产明显不足,交通物流受限,部分农民工返岗就业意愿不强,特别是女性农民工,因中小学未按时开学,需要照顾孩子家庭,多数不能及时返岗。疫情对原有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用工需求等造成直接冲击,失业和裁员的风险不可忽视。境外疫情加重,多个重要经济体停摆,对我省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如,今年前2个月富士康的进出口下降15%,同时,富士康当时在职员工已超过20万人,现在仅有12万人,如果全省外贸进出口进一步失速,企业经营将更为困难,援企稳岗压力较大。截至今年4月,全省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就业人数新增33103人,减少41270人,增减相抵后较建档期1360390 人净减8167人,降幅为0.6%。

二是企业招工难,就业指导不足,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亟需完善。近年来,我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但传统的服务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信息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服务服务能力有限。据疫情期间用人单位线上招聘情况看,涉及调查的825家单位共提供招聘需求人数91091人,实际新招员工35600人,总体招聘成功率为39.08%。

三是培训提质难,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职业技能培训同质化严重。一方面,职业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科目同质化严重,与多元化市场需求不匹配,培训内容与当地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用工需求等结合不紧密,实用性不强,培训后实现对口就业的较少。另一方面,农民工技能培训原以现场授课为主,难以在短时期内转换到“互联网+”培训模式,且实操类培训课程无法按时开班,导致疫情期间组织培训人数大幅减少。今年1-5月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8.21万人,较上年同期的29.29万人减少21.08万人,同比下降71.97%。

四是项目选择难,部分农民工因自身局限,返乡创业持观望态度。返乡创业农民工尽管有一定见识,但不少人文化程度并不高,缺乏创办实体经验。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企业设立后又不能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今年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农民工难以预估市场形势,创业劲头较往年明显下降,今年1-5月全省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5.7万人,较上年同期的10.73万人减少5.03万人,同比下降46.88%。

二、对策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提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按岗位需求组织专业培训,与正规化人力资源公司密切合作,有组织输出外出务工农民工,打造输出有去向与回流有岗位的双向服务机制。

一是把就业稳在当地,确保农民工有业可就。完善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沟通机制,加强外出农民工稳岗追踪和失业监测预警,对于因企业订单缩减等出现的就业不稳定人员,想方设法帮助其就地就近就业,最大限度减少外出农民工回流。落实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企业纾困力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落实子女入学、户籍管理、社保降费等政策,确保其稳定就业。

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向末稍延伸精准服务,整合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就业数据向节点汇集,信息服务向村延伸。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照“人岗匹配”原则,组织开展 “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招聘活动,加大岗位信息、职业指导、网上面试等服务供给,创新完善就业信息匹配机制,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就业信息发布机制,对全系统掌握的就业招聘信息进行汇总、梳理,统一发布市场用工信息,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购买人力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城乡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的使用管理,完善统一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库。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稳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改革,使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更好匹配。同时,加大在职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特别是针对疫情影响的下岗人员或转岗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更便捷的学习机会。各地与培训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免费提供服装加工、手工编织、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方便其居家灵活就业。通过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规模,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等,根据企业需求定向提升劳动者技能。

四是加强规划引导,提升返乡创业抗风险能力。制定完善返乡创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编制创业指导目录,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初期的项目选择、产品定位等问题上给予分析、规划、指导。同时强化专家服务指导,组织优质培训机构、创业导师团队,为有需求的返乡下乡创业者提供专业讲座、巡回辅导、咨询交流等服务,帮助提升创业能力,帮助返乡农民工最大限度降低创业风险。通过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培育农村新型产业主体,壮大乡村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使当地产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强县级返乡创业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和返乡创业园区的服务功能,结合本地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专场招聘、订单式培训等服务,按工种、行业适当倾斜培训补贴资金,解决其招工难问题。

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厅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很有价值。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借鉴其他省市经验作法,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提升我省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努力打造输出有去向与回流有岗位的双向服务机制。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020年7月3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