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加强创业保障,全面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使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能创业、创成业,带动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前5个月,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累计5180名,创办企业4377个,带动就业27353人。2017年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及示范项目评审结果显示,洛阳市3个园区和4个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一、 优化创业环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今年3月,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揽子政策,解决返乡农民工在项目立项、企业选址、用地审批、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主要措施:一是主体引领。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社会化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开展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服务专项活动,鼓励其返乡投资创业。二是产业带动。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开发乡村、乡土、乡韵的潜在价值,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三是园区集聚。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在产业集聚区、创业园区和特色商业区等创业,实现集聚发展。鼓励和引导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农民工,顺应全市消费结构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创业兴业。四是减降奖补。通过减税、降费、奖补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从加速实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
二、明确目标任务,逐步实现多样化新格局。制定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全年共扶持1.16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1个(孟津县),培育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1个(宜阳县)。计划到2020年,力争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6万名,带动就业60万人左右,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争创2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区,创建6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区、30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80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格局。
三、 完善扶持政策,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为抓手,先后出台《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评审认定办法(试行)》、《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评审认定办法(试行)》和《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评审认定办法(试行)》,每年择优认定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区、示范园、示范项目。经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组织、推荐、申报,伊滨区庞村特色乡镇、栾川县抱犊寨旅游景区有限公司、孟津县生态观光农业十里长廊均入选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省财政给予50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阳鑫沃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龙浩农业有限公司、洛阳龙须坡农牧有限公司、洛阳三星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推荐的项目入选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省财政给予2万元至15万元的奖补资金。今后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将从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基金中给予资金扶持。(洛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